我們所知的陸龜的種類已經有很多種,像是熱帶的蘇卡達、豹龜,亞熱帶腿類,溫帶歐系陸龜,各種陸龜原生地的生活條件都不一樣,所要的設備也不太相同。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飼養環境,只要準備幾個簡單的設備,就可以輕鬆養活各種陸龜。
我們要準備的設備分別是: 1.容器 2.底材 3.燈泡 4.燈具 5.燈架 6.加溫墊 7.溫濕度計 8.食盆 9.水盆 10.窩
步驟1. 我們要先準備一個容器
【說明】容器可以到五金行買個密林盒,直接選最大尺寸,目前最大的型號應該是密林650,尺寸約60X40,這大小已足夠讓10公分以下的陸龜活動。
步驟2.將底材放入飼養盆中
【說明】底材在放入之前,如果有辦法清洗的底材,就先清洗一遍再放入,
底材的厚度約鋪2-3公分,以密林盒650來說,大約8公升底材就夠了。目前有很多種底材都很好用,如果還沒決定使用哪種底材,可以先使用樹皮,可保濕也可乾燥。
※底材容量算法: (容器長×寬)×底材的厚度 ÷ 1000
步驟3.將燈泡裝入燈具
【說明】燈泡種類很多,保暖燈,太陽燈,HID燈,陶瓷燈,UVB燈...等,在這我們先選擇太陽燈,既可保暖又可補充紫外線。白天開啟晚上關閉。
燈具的種類也很多,只要選擇能夠裝進燈泡的大小就可以了。
步驟4. 將裝好的燈具掛在燈架上
【說明】使用燈架的好處在於可以自由調整燈的高度,隨著大環境溫度的變化,時常需要些許的調整。
步驟5. 將燈架底部塞入飼養盆下
【說明】目的是讓燈架更穩固,不容易倒
步驟6. 將加溫墊也塞入飼養盆下
【說明】加溫墊的尺寸有很多種,我們挑選時,要以飼養盆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最為適合,加溫墊很省電(約20W內),都是直接開24小時的。
※電費一度約為台幣4元,加溫墊一整天約用掉0.5度電,每天電費只要台幣2元
加溫墊設置在飼養盆下就不用擔心弄髒要常常清洗,加溫墊的熱度部分會保留在底材之中,模擬野外被陽光曬過,餘溫殘留餘土中的效果。
步驟7. 放入溫濕度計
【說明】放入溫度計後,就可以開燈測試看看夠不夠熱或是過熱。
步驟8. 放入水盆,窩
【說明】 水盆放的位置,以靠牆為主,陸龜的習性是沿著牆走,設置在牆邊是最容易讓他找到水源,所以水盆的挑選要以能靠牆的優先選擇,雙坡道更能方便他進出,畢竟要陸龜原地轉頭是件不容易的事。窩的位置就放在角落,這也是陸龜的習性,大多喜歡睡在角落
步驟9. 放入食盆
【說明】食盆大部分的時間是不放入飼養盆中的,在餵食時在放入,食用完畢就可以拿出。
最後只需要依照陸龜的種類做一些微調
【備註1】潮濕型陸龜可適時的把底材噴濕,增加濕度,或是使用加濕設備。
【備註2】熱帶的陸龜可將燈的位置降低一些, 溫帶的陸龜要放高一些。
【備註3】即使有放水盆,每天泡水的步驟一樣不可少唷!
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,蛤!就這樣? 看起來有點空虛呢! 其實很多人喜歡把龜窩佈置的很華麗! 造景什麼的樣樣都來。但養龜養久了,我還是偏向以方便整理為主,設置的重點不外乎就是內部盡量保持乾淨簡單好清理,能放在飼養盆外的設備就盡量往外放,不但能把空間留給陸龜,需要整理或曬太陽時,整盆拿起來就可以了。
另外有些設備不是必須,但是可以幫你省掉很多時間,像是控溫器(不用每天調整溫度),加濕器(不用每天噴水),定時器(定時開關燈,加濕)..等等。有了這些設備就算要出遠門,也不用擔心了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