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夏天, 就會遇到很多飼主在問...為什麼我的陸龜不吃東西了, 看起來懶懶的沒什麼力?
本來都還好好的, 突然就出狀況了, 看來我又遇到一隻熱衰竭的陸龜了!
無論商家或是網路爬文, 多多少少都會提到陸龜曬太陽這件事, 但是卻沒有人提到細節,導致飼主亂曬,造成熱衰竭。
最常看到的錯誤的曬法:
錯誤觀念一(陽光直射):
是的,你沒看錯,太陽直射是錯誤的,或許我們在電視或網路上的動物頻道看到陸龜在太陽底下走動,
但是在台灣人工飼養及天然環境中, 我們的環境並不像陸龜原生地那麼嚴苛, 沒有20度以上的日夜溫差,
再加上平時的飼養環境都會有些保溫設備, 陸龜平時儲存的熱量基本上已經足夠了, 如果這時又拿到陽光底下曬,
大點的陸龜還可以稍微承受得住, 如果是幼龜, 十之八九大概就熱衰竭了!
錯誤觀念二(陽光下泡水):
水可以降溫這是無庸置疑的, 大熱天跳入水中可以消暑, 在陽光下玩水一點也不覺得熱,
所以很多飼主認為只要讓陸龜泡著水曬太陽應該就沒問題了! 但真的是這樣嗎? 錯!錯!錯!!
我們知道陸龜泡水的水位大約就是放到龜的側盾,也就是說,大部分的龜殼並沒有在水中,
而是持續地在陽光底下曝曬, 這部分沒有水帶走熱量, 所以龜殼持續的積熱,
而水位不高, 水溫一下就升高了, 有如大熱天泡溫泉, 這樣根本是熱上加熱,
加上裝容器通常不會太大, 跑無可跑, 最後大概也是熱衰竭的命運了!
那究竟怎樣才是正確的曬法呢?
首先,我們要了解我們帶陸龜曬太陽的目的是什麼? 是為了攝取陽光中的紫外線(UVB),
然後又要避開過多的熱量, 因此曬太陽最好挑在有陽光和陰影交界的地方,
將陸龜放在陰影處,這樣不但可以吸收到紫外線,又不會過熱, 適時的幫牠們噴噴水,
牠們一定會覺得非常舒服的呢!
下次想帶陸龜曬太陽時, 記得挑選在陰影的地方, 屋簷下, 大樹下, 都是不錯的選擇唷!